2023年初春
一場“土”得不行的比賽 成為全網“頂流” 被網友稱為“村BA”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瞿宏倫 攝 一場村里的籃球賽 自2022年夏天 火爆出圈 火遍全網、火出國門 據統計 其網絡傳播量超過15億人次 這場比賽的地點是: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臺江縣臺盤村 臺江縣臺盤村“村BA”球場。瞿宏倫 攝 是時候來認識一下 “天下苗族第一縣”臺江了 臺江姊妹節。臺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臺江縣苗族姊妹節,穿著苗族盛裝的巡游隊伍。瞿宏倫 攝 在臺江 看又“野”又“土”的籃球賽 視頻:激情且浪漫!沉浸式感受貴州首屆“村BA”總決賽現場來源:中國新聞網 球員: 種田的農民或是務工的農民工 還有村里熱愛籃球的少年 啦啦隊表演: 少數民族歌舞 氣氛營造: 吃飯的鋁盆 “村BA”籃球賽比賽現場,觀看球賽的民眾加油助威。余天英 攝 解說: 貴州普通話 獎品: 麻鴨、鱘魚、香米、銀帽 …… 門票: 無 觀眾需: 自帶凳子、梯子、火鍋和米酒 你一走座位就沒有了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球迷們參與現場互動時獲贈一條魚。瞿宏倫 攝 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 能夠容納2萬人的 露天球場座無虛席 臺盤村周圍商店的梯子都被買空 “村BA”源于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的 傳統節日“吃新節”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瞿宏倫 攝 在臺江 籃球賽由來已久 臺江民間廣泛流傳著 “逢節必比賽、比賽先籃球” 籃球比賽形成了從天亮打到天黑 又從天黑打到天亮的 “天亮文化”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瞿宏倫 攝 臺江縣志顯示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 在鎮遠、貴陽等地讀書的當地學生 利用假期之余 在城關街門修筑了一塊 不規范的籃球場 隨后政府擴建為體育場地 成為臺江第一塊籃球場 1940年 當地開始有了籃球運動 籃球歷史超過80年 3月25日,貴州省首屆“美麗鄉村”籃球聯賽總決賽現場。瞿宏倫 攝 在臺江 籃球運動里 還有一群亮眼的“嬢嬢”(阿姨) 她們抱球貫穿全場 她們轉身投籃 她們閃躲沖撞 …… 她們像光像電 豪放地在球場上揮灑肆意人生 在臺江的籃球場上 沒有天價的賽服 沒有冗長的賽制 有的是活力、本真和激情 20世紀70年代,臺江縣革東“苗寨女籃”赴畢節參加錦標賽的合影。臺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臺江 聽苗歌蹦苗迪 “村BA”的球場上 有精彩的比賽 火熱的現場氛圍 還有頗具特色的民族表演 中場時一首《對歌對到日落坡》 超三萬人的合唱 球場瞬間變成演唱會現場 上萬名觀眾與舞蹈演員 一起激情參與 獨具當地苗族風格的特色“苗迪” 為參賽隊伍加油鼓勁 視頻:貴州“村BA”決賽現場:獨具民族風格的特色“苗迪”來源:中國新聞網 “苗迪” 是臺江苗族民眾 自發組織、集體創意 群眾設計、不斷更新的 群體式歌舞表現 節奏快速、激烈、歡快 簡單易學 音樂中 將苗族蘆笙和反排木鼓的 傳統元素 融進時尚動感的 現代前沿電聲組合中 反排木鼓舞 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流傳于臺江縣方召鄉反排村 是苗族祭祀性舞蹈 反映了苗族祖先不畏艱難險阻 披荊斬棘,長途遷徙 開辟疆土,圍欄打獵 創造美好生活的壯舉 臺江苗族蘆笙舞。邰馨慧 攝 臺江苗族蘆笙舞 又名“踩蘆笙”“踩歌堂” 用蘆笙伴舞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 是臺江苗族人民 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 在臺江 認真過節 “村BA”現場 激情熱鬧的氛圍 讓網友形容“比過年還熱鬧” 臺江 一個認真過節的地方 臺江境內 9個苗族支系各具鮮明特色 “三里不同裝、十里不同俗” “大節三六九、小節天天有” 在臺江 斗牛、抓鴨、捉魚 賽龍舟、舞龍噓花 …… 元宵舞龍噓花 視頻:貴州臺江展非遺項目“舞龍噓花” 祈福2023來源:中國新聞網 每年正月初五至十七 十幾條巨龍在縣城舞動起來 舞龍者高喊 “花來了、花來了” 噓者手持花筒蜂擁而至 點燃自己手上的花筒 發出“呼呼”的噴射聲 直指龍頭、龍身, 頓時火光滔天,猶如波浪 一浪翻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