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謝雁冰 馬帥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0周年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國際研討會4日在北京召開。
該研討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與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式現代化與文明新形態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聯合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做開場致辭。他指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又蘊含全人類共同價值,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深切關懷、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把握,見證著中國共產黨人“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擔當與作為,為全人類應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隨后進行致辭。她表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各國要攜手發展、共同繁榮;就是各國要相互尊重、共同安全;就是各國要文明互鑒、美美與共;就是各國要團結協作、共迎挑戰。
致辭環節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主持。他表示,10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在國際上凝聚起團結合作的廣泛共識,匯聚起應對挑戰的強大合力,開辟了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光明前景,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盀榇?,我們邀請多國專家學者共同就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發展建言獻策?!?/p>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做特別演講。他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非常完備的概念,不僅涉及各方面,也涉及三個非常重要的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這三個不同的倡議進一步深化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
在主題演講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10年”環節,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岳陽花分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蘊含和實踐價值。她認為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是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奮進力量;二是形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意志;三是筑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底層支撐;四是發揮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智庫擔當。
在主題演講二“中國發展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環節,南非駐華大使謝勝文表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非洲傳統烏班圖概念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均有悠久歷史,植根兩國文明,強調和平、尊重、分享、團結,這些共同點也彰顯出非洲大陸與中國之間的深厚友誼以及非中在人類文明新形態創造過程中所展開的積極合作。(完) 【編輯:岳川】